金东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企业技改迎来及时雨

2022-08-26| 发布者: 金东百事通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□本报记者吕光社本报通讯员张彦彦王琳“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,资金的及时到位,给了我们十...
离心风机 http://www.fuyafengji.cn/

  □ 本报记者吕光社

  本报通讯员张彦彦王琳

  “作为发展中的大型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,资金的及时到位,给了我们十足的发展信心。”5月17日,提及济宁市工业技改基金的精准注入,珞石(山东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双不由地称赞。

  珞石(山东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产机器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,2016年进驻邹城机电产业园区。去年,该公司加大投资规模,打造珞石智能制造产业园,凭借其高科技性、高成长性,获得市级工业技改基金1000万元资金注入,成为济宁首批享受工业技改基金政策红利的企业之一,缓解了技改资金压力。

  王双介绍,目前研发中心、厂房等已投入使用,年内完成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技术改造,可实现年产3万台(套)机器人产量,公司将成为济宁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。

  如何创新财政支持企业发展方式,让财政支出由“拨款”变“投资”,由“一次性奖补”变“滚动式投入”,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激励和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带动作用,济宁给出了成功示范。

  2020年11月份,为加大工业技改投入,济宁市积极探索“集中资金、投资入股、阶段性参股、适时退出”方式,在全省率先设立工业技改基金,支持企业技术改造。“探索设立工业技改基金,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,支持重点技改项目,把专项资金‘事后奖补’变成技改基金‘事中投入’,能够在企业技改最需要资金的时候,为他们雪中送炭,也更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”济宁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宋全领表示。

  从去年开始,济宁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设立工业技改基金,变奖补为股权,连续5年,累计资金将达5亿元。工业技改基金面向全市“双千技改”项目企业,聚焦“231”产业集群和“智能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”发展方向,支持企业“设备换芯、生产换线、机器换人”,优先投向重点技改项目和“十佳”技改项目企业。

  位于汶上县的济宁华首重工有限公司正加速推进5G智能制造生产线改造,技改完成后产能将增加一倍,而企业技改的顺利实施,得益于1000万元工业技改基金的扶持。

  “这笔资金可以说是雪中送炭,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了保障。”济宁华首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绍峰说。

  在市工业技改基金政策出台后,汶上县第一时间响应,及时筹集1500万元,在全市率先跟投工业技改基金,使该县华首重工等2家企业成为工业技改基金投资落地最快的项目。工业技改基金的注入放大了企业增信效应,拓展了企业技改融资空间,助力两个项目争取技改贷款5000万元,实现了投贷联动,放大了基金投资效应,技改步伐明显加快。

  为实现财政资金滚动循环使用,济宁市还制定了股权退出机制,如果企业在一年内将股权回购,政府将让度所有财政资金的投资收益。“资金滚动式使用,可以使工业技改基金变成一个长效机制,能够一直对企业技改进行服务。”济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技改办副主任张伟表示。

  济宁惠达投资公司作为市级工业技改基金受托管理机构,他们严格筛选技改企业,主动提升服务质量,将“基金找项目”转变为“基金带项目”,给有发展潜力的技改项目送去“及时雨”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对接重点技改项目200多个,优选工业技改基金项目84个,成功签约技改项目12个,落地投资1.17亿元,实现投贷联动3.07亿元,带动项目企业技改总投入29亿元。

  “下一步,市财政将立足于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,做大工业技改基金规模,精心运作,切实体现基金的政策导向作用,为企业攀登进阶加油助力。”济宁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高宝宽表示。

(文章来源:大众日报)

文章来源:大众日报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金东百事通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金东百事通 X1.0

© 2015-2020 金东百事通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