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东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简阳“东灌”伟大工程,张国华将军功不可没!简阳人民怀念您

2022-07-05| 发布者: 金东百事通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张国华与简阳“东灌”工程——谨以此文献给张国华将军逝世五十周年!袁廷掌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、龙泉山东...
复古传奇版本

张国华与简阳“东灌”工程

——谨以此文献给张国华将军逝世五十周年!

袁廷掌

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、龙泉山东麓、沱江中游。素有“天府雄州”、“蜀都东来第一州”、“成都东大门”之美誉。

简阳几经变迁,到了1976年,简阳县只管辖龙泉山东麓,川中丘陵十年九旱的2213.5平方公里的贫瘠土地,老百姓过着靠天吃饭,贫穷落后的艰难日子。特别是1968、1969两年,川中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灾,很多塘堰江河干枯断流,百姓过着苦不堪言。眺望龙泉山另一面成都平原的老百姓,托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,物产丰富,旱涝保收,丰衣足食。简阳人民渴盼都江堰之水穿山而来,润泽川中丘陵百姓。

1969年秋天,简阳县委、县革委会报请内江地区领导支持统筹简阳、资阳、资中三县人民共同出资、出人、出力打通龙泉山脉,修筑十三华里的引水隧洞等工作。但是,在内江领导率三县负责人及工程技术人员,深入龙泉山腹地踏勘后,资阳、资中两县领导人,看到工程浩大艰巨,是当年人力不可战胜逾越的天大障碍,明确表示:退出修建都江堰引水(东灌)工程,并发誓以后不享用东灌水。

在这种情况下,1970年初简阳县委、县革委会迎难而上,没有辜负百万父老乡亲的期盼,动员带领各级干部群众,群策群力,发动群众想办法出主意,喊出鼓舞人心、催人奋进的革命口号“亏了我一个,幸福百万人”。

全县动员十万劳动大军,各行各业都出力支援东灌工程,以军事化组建营、连、排、班,前方战斗,后方保障等机构,每个生产队派出青壮年劳动力,背起辅盖卷及生活物资、足蹬草鞋甚至还有不少赤脚、肩扛大锄头、钢钎、大锤二锤等原始工具,奔赴龙泉山工地,打隧洞、修建张家岩(翠屏湖)水库。各地涌现了父母送子女上工地,妻子送丈夫去建设,甚至还有夫妻双双齐上阵的动人情景。民工们挖沟填土,开山放炮。住的茅草棚,睡二三十人一间的大通舖,露天厕所方便,吃食堂大锅饭。

你看那十万大军战龙泉山的壮观情景,就好像使人进入仙境一般陶醉,工地热火朝天,锤子钢钎的叮当敲击声,石匠抬工劳作号子声此起彼伏,木质鸡公车推泥拉料,在尘土飞扬的土路上飞奔穿梭前行。

根据县革会东灌指挥部分配的任务。河东(平泉、云龙、禾丰、三星)四区民工,负责修建张家岩水库栏水大坝等工程。而河西(洛带、三岔、镇金、贾家、养马、石板、城关)七区一镇(石桥)负责打穿十三华里的龙泉山引水隧洞。

1970年2月20日“东灌”的咽喉工程,龙泉山引水隧洞正式开工建设,他西起龙泉山麓,成都平原龙泉驿区太平公社东风渠尾进水口,东至龙泉山麓简阳贾家区五指公社张家岩水库出水口,全长13华里。在当年机械设备及科学技术落后状态下,仅靠农民工打穿十多华里的隧洞谈何容易啊。

为了减少施工人员的缺氧,解决施工的安全问题,沿龙泉山脉隧洞的施工上方,打了不少斜井利于通风换气。虽然层层抓安全,步步抓落实,但还是出现了不少的安全事故,伤亡不少工程施工建设人员及技术人员。

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,高质量推进工程进度,县革委及“东灌”指挥部领导,多次赴内江地区及四川省委、省革委会汇报工程进度、工程的难度,请求上级提供技术支援。并且还当面向四川省委第一书记、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张国华将军汇报并请求支援。

张书记听了内江、简阳两地领导的汇报后,被百万简阳人民兴修水利,打通龙泉山,引水灌良田的雄心壮志所感动。多次率领省委、省革委及相关部门领导,不顾年老体弱多病,多次来到“东灌”的施中现场。顶着严冬酷暑,栉风沐雨,深入巍巍龙泉山脉腹地,深山峡谷隊洞施工沿线调查研究,出谋划策。

张国华书记,就是当年带领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将军!在他的领导下,川藏、青藏公路顺利通车。尤其是修建川藏公路的过程中打通雀儿山的壮举,让世人瞩目。张国华将军的到来,让大家信心倍增,干劲更加足了!

为了加快施工进度,降低施工人员的伤亡率,解决简阳百万人民盼穿双眼,都江银水穿山来,灌良田千百年来的期盼,张书记(将军)用当年率军指挥作战,进军西藏、解放西藏,平叛、中印自卫反击战的果断气魄智慧,在内江、简阳两地领导参与的“东灌”指挥部,现场办公会议上拍板:协调解决了施工所需大量的爆破炸药等问题。为了密切军民鱼水情深关系,支援地方经济建设,指示成都军区派部队参与打通龙泉山隧洞的工程施工任务,还要求成都铁路局,派出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指导、专业隧道掘进单位派员及机械设备参与施工。

在张国华书记、政委的多次深入龙泉山隧洞调研中,看到欣欣向荣的建设工地,一张蓝图渐渐变成现实的张书记高兴极了,他勉励干部群众,加油苦干、实干加巧干,要发扬“龙江”风格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,努力为了人民的利益多作贡献。

1972年秋天,我们学校组织师生,背起被盖长途爬涉徒步两天时间赶赴“东灌”工地,用一天时间,从张家岩水岸大坝右侧傍山临水小道上行很多公里后,来到了骏工的龙泉山隧洞口出水处,亲眼见到隧洞口凶涌而来的都江堰银水。接着翻越龙泉山脉的羊肠小道,第一次步行来到川西坝子,,成都平原太平公社东风渠进水隧洞口,观看都江银水穿山来,滋润川中旱区的土地。

我和师生们返回工程住地,站在高高的龙泉山脊上,手搭凉棚观远方,一边是土地肥沃千里,旱涝保收的成都平原;一边是缠绕山涧弯曲形态,清澈透明的张家岩水库,囤积穿山而来都江银水,师生东瞧瞧,西望望好像进入了梦境,醉入心田。

1972年11月,我参军入伍,住成都西郊罗家碾峨眉电影制片厂集训期间,观看了峨眉电影制片厂制作人员,深入简阳龙泉山工地,拍摄的大型新闻纪录片《打穿龙泉山,引水灌良田》,看到龙泉山引水隧洞通水流入张家岩水库的情景,两百多名简阳子弟好高兴啊,开阔了眼界,简阳人民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,“东灌”工程是第一个值得大书特书,英雄的简阳人民的伟大创造杰作上电影了,正如毛伟人教导:“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”。

举世闻名的简阳“东灌”工程历时十年,十万大军的参与建设,打通十三华里的龙泉山引水隧洞洞,建成了大型张家岩水库(翠屏湖),继而简阳人民左手一指建成了人间谣池石盘水库(龙泉湖);右手一戳建成了天府明珠“三岔水库”(三岔湖),成都简阳的三湖一山(龙泉山)成就了简州的新名片,被四川省推荐的新“五大”旅游精品路线。

2016年5月3日,脱离成都母亲怀抱103年的简阳,终于回归母亲成都的怀抱。成都对于简阳这个漂泊游离103年的儿子格外亲近,加大发展建设简阳力度,回归十天后,成都简阳天府雄州国际机场破土动工建设,成都各区巿县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,对口支援简阳人民脱贫攻坚。特别是成都东进战略,规划建设东成都,建设规模西成都三环路内那么大,常住四百五十万人口大城巿的雄心壮志。东部新区的设立,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加持,简州在成都妈妈的呵护下,更是一天变一个模样,向着既定目标前进。

在如今的大好发展势头下,我们更加想念参与“东灌”工程的决策者,建设者;更加怀念为修建简阳龙泉山隊洞等“东灌”配套工程,在册伤残的2100多人,牺牲118人的民工、支援工程建设的人民解放军、成都铁路局的工人老大哥们。

在此简州人民更加深情怀念原四川省委第一书记、成都军区第一政委、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(将军),为简阳“东灌”建设工程做出的巨大贡献。可想而知,如此浩大的“东灌”工程,在两年多时间里能够顺利建成,离不开老书记在“文革”岁月,“宁要社会主义的草,不要资本主义的苗”的特殊政治大环境下,力排众议“抓革命促生产”,鼎力支持东灌工程建设,并解决了不少工程难题。

遗憾的是1972年2月21日,张国华书记为了人民的利益,英勇地战斗,勤奋地工作,积劳成疾在病魔折腾下,倒在了“东灌”工程胜利通水前夕的工作岗位上,没有亲眼看到自己十分牵挂、关心、支持的堪比河南林县“红旗渠”工程,还要浩大艰巨的“东灌”工程胜利那一天。

但是告慰张书记: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简阳,正乘着改革开放、成都东进、成渝经济圈的东风,高速发展进步事业,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,离不开当年你老书记的关怀、支持和鞭策。

简阳人民将永远铭记你的大恩大德,在建设“五个”新简阳的漫漫征程上做出新贡献,愿老书记在九泉之下,含笑拥抱新简阳(简州)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,感应到东成都早日建成耸立在龙泉山东麓沱江之滨的大地上!

后记:

虽然当年资阳、资中县委、革委会领导说话:硬梆梆地退出修建“东灌”工程,永不享用东灌水。可是东灌建成不久,资阳为解决干旱,修建老鹰水库,保资阳人畜、灌溉农田用水,要从简阳张家岩水库引东灌水。简阳发扬“龙江”风格,同意引水几十年了。

两年前,资阳领导又来成都简阳商讨:请求从张家水库(翠屏湖)埋大型饮水管道至资阳城区,简阳干部群众虽然耿耿于怀,心有不快,但还是同意埋管引水。

(本文插图均由作者提供)

作者简介:

袁廷掌:1972年11月入伍,先后在西藏军区后勤部第二独立汽车营当兵,任二连、教练队教练。1981年汽车独立二营撤编,又调汽车16团教导营三连任教练。1983年底转业回地方后,在公安局开警车等工作,2008年退休至今。

作者:袁廷掌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金东百事通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金东百事通 X1.0

© 2015-2020 金东百事通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